理财 https://www.touzitop.com/ysjx/index_1.html 全媒体记者瞿亿英通讯员刘友春 “在杭州学习了民宿管理经验,让我对民宿一条街项目更有信心。”10月15日,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兴隆村党支部书记陈德志说,村党支部引进项目资金,建设党建培训基地,修建民宿一条街,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近年来,宣恩按照“党建强村、产业富村、民主理村、法治治村”发展思路,以“党建+”为引领,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立产业集群大户党小组,积极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党员+农户+产业”等“党建+产业”模式,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党建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支部带动产业“活起来” “拓展茶旅融合项目,才能让游客留下来,拓宽茶农增收渠道。”宣恩县万寨乡伍家台村党支部书记郑时兵介绍,该村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茶旅融合发展的道路,吸引大批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广东客商刘亚宁到伍家台村投资经营民宿,坦言“多亏了村党支部的支持和帮助”。 宣恩县积极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和党员能动效应,采取“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将党支部活动内容、形式辐射到产业发展、企业经营中,形成支部指导合作社(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该县突出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采取“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群众”模式,建立蔬菜、水果、药材、烟叶等种植基地,实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频共振。 集体引导产业“强起来” 走进高罗镇麻阳寨村,特色民居错落有致,产业大棚整齐划一,阡陌茶园清香四溢,一幅村强民富景美的画卷徐徐展开。 该村持续做强村集体经济,把村庄环境与田野风光相结合,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融为一体,按照“村集体控股、村民自愿入股”方式发展生态养鱼,打造集观光采摘、休闲垂钓、农家乐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农业示范区。 今年以来,该县加快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出“产业发展”“盘活三资”“车间出租”“经营收益”“电商服务”等“5+1”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全面规范村集体资金、资源、资产管理,探索资源有效利用、物业服务管理、入股参股分红、混合生产经营、资产资源租赁等多种集体经济实现形式,鼓励支持村级集体经营公司建好、用好电商平台,搭建特色农产品线下展示平台和线上销售渠道,实现电商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共赢,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该县共147个村通过经营收益实现集体经济稳定增长,42个村盘活“三资”促进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之前‘山坡爬半天、房子修几年’,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去年村集体发展道地中药材川牛膝产业,收入突破20万元。”椿木营乡后坝村党员马琼说。 企业支撑产业“壮起来” “我们积极发挥企业党员负责人带头作用,为困难茶农提供种子、肥料补贴,吸纳贫困户就业,帮扶贫困学子。”10月22日,宣恩工业园区第一联合党支部书记付兰英介绍。 宣恩县充分发挥“两新”组织优势,优化非公企业党组织设置,探索推行“组织建设互促、组织党员互动、组织党群互动、乡村振兴互助”模式,发挥为群众答疑解惑、拓宽致富道路、创造就业岗位、支持创新创业等服务功能,组织协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建立资源共享、生产互助、利益共沾、风险同担的运行机制,推动农村经济集约化和产业化。 “突出发挥伍台昌臣茶业公司党支部龙头作用,致力于打造有机品牌,把茶叶专业村纳入乡村振兴区域规划,让老百姓享受贡茶释放的红利。”万寨乡党委副书记孟英豪说。 截至目前,宣恩县147个行政村党组织带动发展特色产业86.8万亩,建成贡茶、贡梨、贡柚、贡米等特色产业专业村122个。 (文章来源:恩施日报) 文章来源:恩施日报![]()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塞纳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