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泵站厂家 【环球网报道记者张海潮】日本防卫省10月18日发布消息称,中俄海军10艘舰艇通过津轻海峡,向东驶向太平洋。并称,这是中俄海军舰艇首次同时通过津轻海峡。日方派出舰机进行情报收集和警戒监视,并发布了中俄舰艇群航行的现场图片。 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10月18日称,18日(星期一)上午8点左右,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北海道奥尻岛西南方向展开行动。在110公里的海域范围内,发现中国海军的1艘055型驱逐舰(101舰)、1艘052型驱逐舰(172舰)、2艘054A型护卫舰(515舰、573舰)、1艘补给舰(902舰)和俄罗斯海军无畏级驱逐舰(548舰和564舰),两艘级护卫舰(335舰和339舰),一艘导弹观测舰(331舰)。随后这些军舰在津轻海峡向东航行,驶向太平洋。 日本防卫省称,其中的中国军舰曾于10月11日在马岛海峡西南海域被发现,并向东北航行穿过对马海峡。这也是首次发现中俄海军舰艇同时通过津轻海峡。 日本防卫省的消息显示,日本自卫队派出一架P-3C巡逻机以及两艘舰船进行情报收集和警戒监视。 据介绍,津轻海峡位于日本本州与北海道岛之间,是连接日本海与太平洋的重要水道,也是日本的重要海峡之一,所谓第一岛链北部的重要海峡。日本领海法规定这一海峡为特定海域,领海宽度为3海里,中部的专属经济区则为国际航道,各国舰船都可以无害通行。 延伸阅读: 环球:美军舰闯中俄联合演习射击海域被俄军战舰驱逐 中俄“海上联合-2021”联合演习15日已开始实弹射击等科目。让人意料不到的是,当天下午,一艘美国驱逐舰竟然驶入演习事先划定的火炮射击禁航海域,甚至还企图闯入俄罗斯领海。 作为时常把“专业性”挂在嘴边的美国海军,硬闯他国火炮射击禁区这样的举动简直无法用“冒失”来形容了。 中方指挥舰南昌舰主炮实施对海射击演练。中新社记者孙自法摄 据报道,10月15日,中俄“海上联合-2021”联合军事演习进入第二天,双方在俄罗斯彼得大帝湾附近海域进行实兵演练,主要围绕通信演练、编队通过水雷威胁区、消灭浮雷、编队防空、对海射击、联合机动、联合反潜等科目展开演练。 然而俄罗斯卫星网15日称,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当地时间下午5时左右,在日本海海域停留数日的美国海军驱逐舰“查菲”号(DDG90)接近俄罗斯领海并“试图跨越国界线”。 在附近巡逻的俄海军“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驱逐舰立即通过国际通讯频道警告美舰停止行动,同时美舰还被通告,它正处于因10月14日至17日举行中俄“海上联合-2021”联合军事演习火炮射击而禁航的水域内。 让人诧异的是,美舰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俄罗斯国防部表示:“收到警告后,‘查菲’号驱逐舰不是改变航向离开禁航区域,而是从直升机甲板升起准备起飞的彩旗,这意味着它不会改变航向和速度,并企图起飞直升机侵犯俄罗斯联邦在彼得大帝湾的海上国境线。” 报道称,在国际航行规则的框架内,“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反潜舰采取了将入侵者驱逐出俄罗斯领海的航线。“当美国驱逐舰最终确认俄舰保卫本国国境线的决心时,‘查菲’号于下午5时50分改变方向并折返,最近时距离俄舰只有不到60米。” 俄罗斯卫星网发布的视频,完整地记录了整个过程。 “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属于“无畏”级反潜驱逐舰,排水量超过7000吨,采用全燃动力组合,在吨位和海上机动性上与美舰相比不落下风,这也是该舰采用强硬姿态驱逐美舰的底气之一。报道称,“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反潜舰将继续在日本海海域执行任务。 事实上,美舰硬闯他国海上演习禁航区的举动屡有发生,多次造成危险情况。2013年12月,美国“考本斯”号巡洋舰就闯入中国辽宁舰编队正在训练的禁航区域。相关人士透露,“此前,我们早就通过中国海事局网站公开发布了禁航令,也就是自2013年12月3日18时至2014年1月3日18时,南海相关水域进行军事活动,禁止驶入,并公布了军事活动的相关水域的各坐标点。”辽宁舰编队当时立即派出两艘两栖船坞登陆舰前去核实情况。中方向“考本斯”号鸣笛警告,要求它离开训练海域,但对方却充耳不闻继续向前航行。因此,中国船坞登陆舰抢位阻止其冒险航行,迫使“考本斯”号舰长下达“全面停车,紧急规避”的命令。 2018年9月,俄罗斯海军和空天军在地中海东侧海域展开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军演。然而美国驱逐舰“卡尼”号闯入了俄演习区域,严重影响俄军演习的推进。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俄军出动多架战机对这艘美舰进行了模拟攻击,逼迫美舰撤离演习区域。五角大楼抱怨称,俄军的行动“太危险了”。 讽刺的是,美军经常指责他国海军“不专业”“不遵守国际惯例”,然而一次又一次的事实证明,违反国际惯例、不顾安全硬闯他国演习禁航区的美国海军才是造成地区紧张局势的罪魁祸首。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塞纳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